自如聯合創始人熊林分享居住與服務科技產業的自我思考
2021-09-15 09:23:40來源: 北京商報
“科技在新的行業領域應該發揮什么作用?自如作為一家十年聚焦居住和服務科技領域的企業,未來應該創造什么樣的價值?”
自如聯合創始人、CEO熊林在公司發展十年之際,首次提出自如作為居住與服務科技企業的新定位,并分享了其在居住與服務科技產業上的思考。
熊林表示,過去十年,伴隨整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及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,中國住房租賃行業在產品、服務、科技與智能化等方面都發生了劇烈且深刻的變化,未來在科技的領域里面一定有兩個領域是非常重要的,一個叫居住的科技,另外就是服務的科技。熊林將其團隊的初心與未來的目標濃縮為四個字“真、善、智、美”。
真:“科技一定要創造非常真實的價值”
回顧過去,熊林將“真實”作為居住科技創新最初成功的秘訣。盡管剛起步時網站簡陋、UI及用戶體驗都不那么酷炫,但“里面的每一套房、每一張照片、每一個價格都是真實的”,因此才能很快獲得了用戶認可。目前,自如網站、APP總共上線大約45萬條VR視頻,大部分房子在網上就能看到全貌。
此外,熊林指出,“真”的另一層含義,就是一定要創造真實的、對于整體效率、品質有提升的科技力量。
數據顯示,在各類找房黑科技的加持之下,相比于個人普租房源平均45天的出租周期,自如優質房源的平均成交周期不足5天。廣州凱得家大型租賃社區1516套房源,在交給自如運營管理的半年后,實現項目首次滿租。
這些能夠真切地為產業帶來變化的思路,成為了自如在未來需要持續創新和努力的方向。
善:“科技向善,讓居住更和諧,勞動者被保障”
隨著城市人口流動性越來越強,租房需求會變得更加普遍。數據顯示,以北京、上海等一線城市為例,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需要租房居住。“如何讓城市居住變得更加和諧、讓居住服務更加便捷?”熊林認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科技助力。
他舉例說,自如很早就構建了租房信用分體系,鼓勵用戶在居住過程中去主動幫助與分擔,促進社區良好氛圍,構筑誠實守信的社會租住環境。
此外,自如也在不斷嘗試以科技助力勞動者提高工作效率和收入。據了解,自如家服擁有保潔、搬家、維修等服務者約1萬名,他們平均年齡只有36歲,90后占比30%,擁有高中以上學歷的占比56%。其中,優秀的服務者月均工資能到達3萬元。這一代居住生活服務者,已經成為城市新藍領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智:“讓房屋變得更加智能,不是為了智能而智能,而是為了讓大家生活得更好”
科技賦予未來城市生活更多想象空間。在熊林的遠景里,“未來房屋將不再僅僅只是一個鋼筋水泥的盒子。未來的居住和服務科技,一定會聚焦如何讓房屋變得更加智能”。
在這方面,自如過去已經自主開發并大規模推廣了全屋智能操作系統Z-Link,通過智能門鎖、空調、洗衣機、窗簾、燈光的互聯,讓生活場景更加便捷。數據顯示,自如Z-Link智能生態已覆蓋用戶250萬+、超級智控路由網關Z-Link已累計穩定運行40億次。全屋智能化場景是自如未來不變的努力方向。
熊林判斷,未來智能服務機器人將有非常大的應用場景。自如也將在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,基于10年來累計服務450萬家庭、交付6200萬單生活服務訂單的品質服務經驗與服務消費大數據,運用智能服務科技,堅持提升城市生活智能服務。
美:“未來的科技應該幫助大家去獲得更加美好的居住和服務”
“人民對于居住和服務本質追求,是更美好的家庭生活、更美好的體驗。所以未來的科技也應該是幫助大家去獲得更美好的居住和服務。”熊林在詮釋科技之“美”時表示,“在真和善的基礎上,我們希望通過科技的智慧化手段,‘讓生活更加美好’。”
他舉例說,今天,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,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居民也有機會享受到一線住宅設計師的服務,我們有理由期望,未來某一天,裝修一套房子就像去買一輛汽車一樣,不論在北京買還是在縣城買,都能獲得穩定且有保障的品質。
“居住與服務科技企業”定位,雖然是熊林對自如的全新闡釋,但早在2011年自如成立之初,就注入了科技基因,并持續在居住和服務領域深耕創新,讓本來分散化、碎片化、非標化的城市租住市場呈現出“真善智美”的希望和雛形。對于熊林來講,十年只是自如的新起點。
“城市居住與服務行業,是需要挽起袖子、弄臟雙手去真正扎實做的行業。要去實現每一個創新,其實并沒有那么容易。我們相信、也希望,在這個領域去攻克難關、建設高地,做到一家在居住和服務科技領域里的百年企業。